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,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气血不足的困扰。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疲劳、乏力、头晕等症状时...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养生 > > 正文

中医经络学:肠胃疼的穴位及保健方法

分类:中医养生 浏览:

导读:中医经络学:肠胃疼的穴位及保健方法肠胃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疼痛症状,其痛苦程度甚至可以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。中医认为,肠胃疼的病因和病机较为复杂,同时也是人体...

中医经络学:肠胃疼的穴位及保健方法

肠胃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疼痛症状,其痛苦程度甚至可以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。中医认为,肠胃疼的病因和病机较为复杂,同时也是人体内经络相应调节失衡的表现之一。那么,如何通过中医经络学的方法,找出肠胃疼的病因,并进行有效的保健呢?

一、胃脘穴

胃脘穴位于腹中线,距离前正中线上方4横指处,是寻找肠胃疼痛原因的关键穴位之一。中医认为,胃脘穴可以疏肝理气,和胃降逆,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,所以对于胃痛、胃胀、嗳气等症状均有一定疗效。

针灸操作:采用直刺或斜刺方式,刺深度为0.5-1.5寸,留针20-30分钟。

保健方法:经常按摩胃脘穴,可以帮助促进胃肠蠕动,促进气血畅通,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。

二、阳陵泉

阳陵泉穴位于脚部,当脚弓中央后方凹陷处,是肠胃经的起始点。中医认为,针刺或按摩阳陵泉可以调节肠胃蠕动、刺激肠道蠕动,有效改善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的症状。

针灸操作:采用直刺法,刺深度为0.5-1寸,留针15-20分钟。

保健方法:经常按摩阳陵泉穴可以缓解失眠症状,提高免疫力,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。

三、中极穴

中极穴位于下腹部,脐下4寸,也是解决肠胃疼痛问题的关键穴位之一。中医认为,按摩中极穴可以疏通脾胃经络,调理脾胃功能,增强肠胃蠕动。

针灸操作:采用斜刺或横刺方式,刺入皮下或皮肤下0.5-1.5寸,留针10-20分钟。

保健方法:经常按摩中极穴可以促进脾胃的吸收功能,提高身体的代谢率,防止发胖等肥胖症。

综合来看,肠胃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,患病率十分高,但是按摩、针灸这些中医经络学方法却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。如果大家平时能够掌握好这些肠胃疼的穴位及保健方法,相信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。

版权声明: 本文由宏韵中医作者原创所写,禁止转载。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